传统三四星酒店随行业发展,逐渐暴露出以下几点问题:设施老化、服务优化缓慢,需求揣摩失准。
设施老化是最直观且显而易见的问题,大多数情况下,酒店能够通过翻新来解决这一问题。但装潢的粉饰容易,内部结构要进行调整却是十分复杂.
服务优化缓慢是第二个明显的问题。许多传统三、四星级酒店都位于二、三线城市,地理位置上不甚方便。酒店员工服务水平参差不齐,在经营状况不甚良好的情况下,管理者的培训意愿也不强烈。要求员工整体素质达到统一水平线就已十分不易,而想要从上到下、由内而外的优化服务水平,就更是一项艰巨工程;
需求揣摩失准,即酒店对当下消费群体的理解与把握能力有所弱化,这也是传统三四星酒店最难以提升的一点。经济发展带动业态不断变革,传统、规模化的内容逐渐趋同,对消费者的吸引能力大大下降。个性化、智能化以及定制化的服务成为新兴消费群体的主要诉求。而传统三四星酒店对这样的诉求,一来缺乏硬件设施的支持,二来不具备以此相匹配的服务能力(其实也正是前两点问题的体现),几乎没有办法满足。
而新兴中档酒店,除了拥有更加新颖健全的硬件设施外,服务上也更加贴合日益兴起的中产消费群体,并敢于适时改造,突破传统的束缚,从而更准确地揣摩消费者需求,给予满足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或许中档将凭借自身优势逐步蚕食传统三四星酒店的市场份额,并对后者产生重大威胁。
会员2921:好评
被看上去很炫的招牌忽悠,放弃了隔壁的喜来登来住,结果忍不住吐两句槽。首先是歧视携程客户!好几个自我感觉良好的连锁品牌有这种倾向了。退房必须12点,过10分钟就要加收房费。你要求安静点的房间,不好意思房间满了,只有靠电梯的,你爱住不住!对自己的会员就各种优待,如果你看完我的评论还打算经常住这,建议办张会员卡。第二是房间太小!说白了就是锦江如家的级别,搞个大堂忽悠人,电梯也很旧,还是不同品牌,不过对面就是三菱自动化,修电梯应该方便(≧▽≦)装修是典型的假高逼格,乍一看四星级,住进去才感觉还不如如家。房间一张床,卫生间没窗,还小,更装比的是搞个玻璃门,水汽往房间跑,眼镜都糊了。服务就无视吧,进门两瓶水,还不是品牌的。记得有携友说酒店的瓶装水如果不是大品牌,不如喝自来水。反正我是自己烧水喝。电吹风有没有不记得了,我是男人没用那个。洗脸池淋浴间就是石材砌的,这种追求“简约”的连锁酒店也就这样了。哦,我记得没有防滑垫,脚踩着麻石地很不舒服,有孩子或者脚皮薄的妹子记得带拖鞋。淋浴液洗头水就别扯了,就一瓶多合一,反正您随意吧。最后重点吐糟下隔音,太奇葩了。晚上连汽车开关门的声音都能听见,外面的风声雨声声声入耳,还好车不太多,我住12楼感觉和马路边一样。早上竟然被隔壁小孩的脚步声惊醒了(本人自认为睡得比较死),还想着这墙壁的隔音也太差了,结果出门的时候发现冤枉隔壁了,小孩原来在走廊对面的房间-_-总之上海这个区域的酒店挺多,喜来登也就600多,有很多本地的酒店比这里便宜服务环境也很好,相比而言这种假逼格连锁酒店性价比不是很高。400左右的价格可选择的很多。
CC:好评
设施卫生都令人满意,唯独酒店价格方面高低浮动略大
Zinia:好评
酒店挺干净的,电梯是刷卡形式,比较安全。双床房一家三口住还可以,前台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很热情。离地铁10号线伊犁路站步行只要10分钟,附近有个高岛屋商场,还是比较方便的。在附近办事的人选择这里入住性价比还是很高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