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中档酒店于2012年前后兴起。但该档次酒店的定位一直以来都没有明确标准,一般来说,多数业者认为准三至准四的酒店都可归为中档;也有按照房价来划分的;也有按照房价与客房装修成本来划分的。
经过近3年的发展,中档酒店在体量大小、区位选择、定价策略、运营模式、商业模式等问题上都摸索出了一定方法,业态逐渐饱满,趋于良性成长。
中档酒店有着与经济型完全不同的目标客群、设计需求、盈利模式,一般都位于繁华的商业中心或次商业中心,价格上比经济型要高,比高档要低。此外一般都拥有除客房的第二空间,如健身房、书吧、咖啡厅等社交区域,并有着比经济型酒店要优质的服务质量。
2012年前,中档连锁份额极小,品牌池浅,高端与经济性之间有着明显断层。而今,经过3年发展,诸多国内外酒店集团于中档领域发力,品牌林立,连锁化进程也随之开始。单体三、四星级酒店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。
会员2921:好评
被看上去很炫的招牌忽悠,放弃了隔壁的喜来登来住,结果忍不住吐两句槽。首先是歧视携程客户!好几个自我感觉良好的连锁品牌有这种倾向了。退房必须12点,过10分钟就要加收房费。你要求安静点的房间,不好意思房间满了,只有靠电梯的,你爱住不住!对自己的会员就各种优待,如果你看完我的评论还打算经常住这,建议办张会员卡。第二是房间太小!说白了就是锦江如家的级别,搞个大堂忽悠人,电梯也很旧,还是不同品牌,不过对面就是三菱自动化,修电梯应该方便(≧▽≦)装修是典型的假高逼格,乍一看四星级,住进去才感觉还不如如家。房间一张床,卫生间没窗,还小,更装比的是搞个玻璃门,水汽往房间跑,眼镜都糊了。服务就无视吧,进门两瓶水,还不是品牌的。记得有携友说酒店的瓶装水如果不是大品牌,不如喝自来水。反正我是自己烧水喝。电吹风有没有不记得了,我是男人没用那个。洗脸池淋浴间就是石材砌的,这种追求“简约”的连锁酒店也就这样了。哦,我记得没有防滑垫,脚踩着麻石地很不舒服,有孩子或者脚皮薄的妹子记得带拖鞋。淋浴液洗头水就别扯了,就一瓶多合一,反正您随意吧。最后重点吐糟下隔音,太奇葩了。晚上连汽车开关门的声音都能听见,外面的风声雨声声声入耳,还好车不太多,我住12楼感觉和马路边一样。早上竟然被隔壁小孩的脚步声惊醒了(本人自认为睡得比较死),还想着这墙壁的隔音也太差了,结果出门的时候发现冤枉隔壁了,小孩原来在走廊对面的房间-_-总之上海这个区域的酒店挺多,喜来登也就600多,有很多本地的酒店比这里便宜服务环境也很好,相比而言这种假逼格连锁酒店性价比不是很高。400左右的价格可选择的很多。
CC:好评
设施卫生都令人满意,唯独酒店价格方面高低浮动略大
Zinia:好评
酒店挺干净的,电梯是刷卡形式,比较安全。双床房一家三口住还可以,前台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很热情。离地铁10号线伊犁路站步行只要10分钟,附近有个高岛屋商场,还是比较方便的。在附近办事的人选择这里入住性价比还是很高的。